查看原文
其他

老婆想学钢琴,但我觉得负担不起

也谈钱 也谈钱 2023-12-09
前天文章聊到节俭但不要太抠,不要剥夺我们真心想要、也负担得起的开销来省钱。后来有小伙伴留言,那如果家人对「负担得起」的判断不一致该怎么处理呢?

ta 家的情况是,女生想学钢琴,20 节课总共 6000。但男生觉得负担不起,表示反对。因为:

  1. 虽然家庭月收入 4 万多,但除了房租还将背 400 万的房贷,而且马上要小孩了

  2. 女生之前也信心满满学过吉他,但没有坚持下来。担心这次也一样。

但女生的意思是,从小就非常想学钢琴,但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。现在能负担起了就想学,学费带来的开支只要多加几天班就可以弥补。

总之,男生觉得,每次遇到额外开支都是「多加几天班就赚回来了」,这样的做法有问题。女生觉得,现在开支还没那么多就不舍得花钱,以后背上房贷岂不是什么钱也花不了了,最后大吵了一架。

提问,如何确定这笔开支是否是必要的?

……

我的想法——这笔开支是否必要,并不是关键点。而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、不需要与另一半达成一致的个人预算额度。

倒不是说家人收入应该各花各的,收入上我非常赞同「每个人的收入都有对方的一半」。但在分配开支时,一定要有各自独立的空间。如果每笔钱都要多人同意才能花,必然会带来无尽的争吵。

以前分享过我们家的分配方式 👇

所以退一步思考,小伙伴应该考虑的不是钢琴课该不该学、会不会坚持,而是先考虑清楚可以分配多少个人预算额度。然后,在额度范围内,学钢琴还是干别的,自己做决定。月入 4 万的家庭,每人分配 5000 左右的消费预算应该不难吧,这更能根本上解决分歧。

而且小伙伴的提问中有个细节——开始说的是,两个人对「负担得起」的看法不一致。但最后的问题却变成了,怎么确定一笔开销是否必需——这也是个拧巴的地方。很容易变成,6000 块买个手机就「负担得起」,6000 上个课就又「负担不起」了,明明差不多的价格。

有时候分歧并不来自能不能买本身,而是凡事没有个明确的标准,全凭一张嘴。最后两个人都很有负担,才会有「什么钱都不能花」的抱怨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女生的思路——不停做加法,没有取舍。一边有想要的新东西,一边原本的开销该怎么花怎么花,遇事就「多加班」——也不可持续,最后整个家庭受损。所以可能男生才会觉得这样的思路不合适。

资源终究是有限的。衡量是否真心想要,看的不是有多渴望,而是多原意为此放弃其他。那么在总开销不变的情况下,为了钢琴课,女生愿意舍弃其他哪笔开销呢?

……

这个提问让我想到另外两位小伙伴做预算的经历,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参考。

前天一位小伙伴留言——专门给自己留出了旅行、娱乐的预算,因为不留出来,就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舍得花。

我从小就是这样特别“抠”的人。和想要有节制地消费才开始做预算的人不同,我是为了能够不苛待自己,才开始做预算的。因为预算里做了旅行经费、日用品经费、娱乐经费,以往会因为太贵了而放弃的活动,现在也可以没有负担地参加;以往会因为太贵了而不买的衣服,现在也可以在预算内比较自由地购买。

ta 做预算是为了更没负担地花钱,可以更遵从本心,不用在计较某一笔开销贵了、便宜了、是不是必要的。

个人给重要的项目分配专门的预算,和家庭给每个人分配自己的预算,逻辑是一样的。

……

那么有了自己的预算是不是就会大手大脚乱花钱呢?

首先,只要预算额度允许,如何花钱是很个人的事儿。在别人看来的「大手大脚」,在本人看来也可能是「永生难忘」的重要体验。

然后,有知有行一位伙伴给孩子的零花钱会分成两部分:

  • 受限零花钱:需要家长同意才能动用;

  • 自由零花钱:可以想怎么花就怎么花;

结果孩子用起自由零花钱简直不要太小心

因为「自由零花钱」是孩子们可以完全掌控的——这个承诺是家庭会议一致通过的。孩子们对「自由零花钱」的额度特别地珍惜。

他们会仔细挑选自己想要什么,放弃那些自己可能并不是特别想要的东西。而如果碰到一个有些贵又特别喜欢的玩具,觉得爸妈不会给自己买的时候 ,就会开始攒钱,想用「自由零花钱」去买。你看,是不是有点延迟满足的意思了。

——《如何教小朋友理财》 https://youzhiyouxing.cn/n/materials/42

花别人的钱最不心疼,花协商一致的钱其次,花自己的钱才最小心。

……

因为平时都是我在分享,好像很多小伙伴都以为我们家是我在提想法、做决定,然后家人支持我,总说羡慕我「有个支持自己的另一半」。

但真实情况更像是芒格的一句话:

我是对的,你很聪明,你会明白的。

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谁比谁聪明,而是在说一个道理——如果一个方法真是普适的,那么两个善于沟通、能够理性思考的人,哪怕起点不一样,也一定会在某个时间达成一致。有时候是我对,有时候是也太对,但最终我们能达成一致就行。

所以沟通能力和理性思考,才是关键(要夸应该夸这点 )。哪有一方天经地义就得支持另一方呢?蛋糕分好了,才会欢声笑语;蛋糕分得不合理,也是分分钟揭竿起义。

觉得亲密关系就是匹配合适的人,合适的人在一起就会理所当然地好,就把问题想简单了。关系更需要一起磨合和构建,不断感受、沟通和调整,再感受、再沟通、再调整……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